2007年10月10日10時10分,名為“烏龍之祖,國茶巔峰”的武夷山絕版大紅袍送藏國家博物館儀式在北京紫禁城外的端門大殿內隆重舉行。20克武夷山350年樹齡的大紅袍母樹上采制而成的茶葉,正式由武夷山市人民政府贈送給中國國家博物館珍藏。今后武夷山將留養母樹大紅袍,實行特別保護和管理,從此不再從大紅袍母樹上采摘、制作茶葉。這20克大紅袍母樹茶葉遂成絕品。 大紅袍母樹乃是生長在武夷山九龍窠高巖峭壁之上的6株茶樹,平均樹齡為300多年,植于山腰石筑的茶壟之內,2011年被列為福建省掛牌保護的古樹名木。它們均為灌木茶叢,葉質較厚,芽葉微微泛紅,在陽光照射下紅燦燦得十分醒目,因此有著“紅袍加身”的美譽,堪稱國寶。巖壁上至今仍保留著民國時期所刻制的“大紅袍”摩崖石刻。此地日照短,多反射光,晝夜溫差大,巖頂有細泉終年浸潤流淌。這種特殊的自然環境,造就了母樹大紅袍出類拔萃的獨特品質。 如此珍貴的大紅袍母樹被人們譽為是“茶中之王”,武夷山刻意以大紅袍母樹為核心,開發了獨具特色的大紅袍茶文化旅游線路。同時圍繞著“大紅袍” 打造出了大型山水實景表演《印象大紅袍》?!队∠蟠蠹t袍》以大紅袍的神奇傳說與武夷茶深厚的文化內涵為底色,巧妙地利用武夷山的實景,將聲、光、影、形完美地結合起來,把夜色中的武夷山打造成了美妙絕倫、風姿獨具的茶文化盛宴,使之成為可觸摸、可感受的精品茶文化旅游項目,將悠遠厚重的武夷茶文化以藝術的形式再現了出來,堪稱經典。(吳斌) |